  
- UID
- 13
- 帖子
- 72
- 精华
- 0
- 金币
- 360 个
- 阅读权限
- 7
- 注册时间
- 2010-1-1
- 最后登录
- 2010-12-2
|
最牛散户查根楼:精确复制19只基金重仓股
资本市场从来都不欠缺故事。随着市场的扩容,超级散户在2010年的财富故事也更加生猛,总有若干熟悉的名字在不同的公告里,同样高调地嚣张着,一个又一个资本的故事在各种诡异成长的股票中被批量产生。, y$ ~4 N0 D% y o
2 Q" z/ |+ b& d' Y& _ 而查根楼这个名字,从2005年至今,短短五年时间内,出现在26只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榜上,其资金量之雄厚,操作之频繁,都引起了市场的注意。而以披露期的最低成本价和最高卖出价粗略估算,查根楼在26只股票上的操作,无一败迹,其最高赢利已达成本的463%,平均赢利达200%。而查根楼采用的是快进快出的短线操作,其持股时间为9个月,最短持股时间仅为披露期的3个月,平均持股时间不到4个月。9 ?# T" x ~4 b1 F% v) t
- L& B2 m! W( u, E-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4个月时间便赢得36%的收益,这种故事在查根楼身上屡屡上演。但他的“彪悍”似乎并不仅仅来源于个人。
7 `9 j6 M0 B. b+ ~7 X3 P) C v$ E
“仔细分析查根楼的操作,可以发现其与华夏系、易方达系的基金投资标的有极高的关联性,往往是这些公募基金前脚进入一只股票,查根楼后脚就出现在流通股东名单上。”一位北京券商营业部的经理对记者分析。
) g6 Q8 m N5 P2 O+ \. h
/ b# S. j! t+ `2 I+ m$ F. N9 v 而查根楼五年的资本市场战绩,确实与公募大佬们亦步亦趋。其投资的26只股票中,有14只是紧随着王亚伟的华夏系进入的,有5只是与易方达系基金共同进退的。
( R u+ K( t5 J3 `$ k
6 M) e6 b0 y: {( C2 A F% P" { 而与华夏、易方达这些大佬默契十足的查根楼,其身份却成谜,并无留下任何显示身份的公开资料。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查根楼为湖南长沙专做血栓通的一个经销商。
+ r& q) m: e6 J" }' @2 n0 C; z u s8 n' Q8 Q& X( q$ q' z4 K% j
精确复制19只基金重仓股9 ?" v2 M2 k% d1 \1 U
" ~, |6 p' \( M! ]3 a1 s7 c5 ]" ?) O1 r
查根楼的最初的操作是从华微电子开始的,早在2005年9月30日,查根楼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资本市场上,他进入了华微电子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席位。- b) ~) Z. w, c: s
! k5 l. Q( U) Z% f 而值得注意的是,易方达系的基金也在同一时间,进驻这只股票。易方达策略成长在2009年三季度买入145万股华微电子。! |& k' |5 d- W5 X& J- I" x& r6 B
2 T1 d; H9 b5 E9 c
而查根楼的第一次出手,虽然精确的瞄准了大佬易方达的步骤,却没有等待到大佬的后续加码,查根楼在2009年度三季度便把手上的华微电子全部抛出。
Y' u' @. j$ N/ w, ^! V e, Z7 {: _- z, o" _. l1 m0 |0 Q2 C
在查根楼抽身之后,华微电子成为易方达系基金的宠爱对象,易方达系在此后大举杀入,易方达积极成长在随后的四季度进入,随后的2006年,易方达系更是加码华微电子,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平稳增长和价值精选均加入华微电子,在2006年期内,易方达旗下基金合并持有华微电子2336.73万股,占该股18.7%的流通股。其中有接近14个百分点的股票是在期内增持的。
7 C2 ?* ]; U7 A+ u7 K. Y( s
8 f0 q8 R: @/ m 2005年的华微电子小试牛刀之后,查根楼在资本市场上消失了一年的时间,在2006年,查根楼再战江湖,这次,他瞄准的对象是新华百货。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百货也在这一年中进入了易方达价值精选的重仓股行列。但这一次,查根楼走在大佬的前头。: U! ]. j+ X1 U
- J: V' Z# M* Z) g4 _
2006年二季度,查根楼进入新华百货,而新华百货就在查根楼进入不久的4月1日宣告停牌,进行重组,并于6月2日复牌,当日便逆市涨停。查根楼在持有新华百货两个季度之后,终于在2006年四季度悉数抛出,此时,新华百货在8月份进行分红,分红方案为10送2,而2006年四季度最高股价为10.76元,较查根楼最初进入时的最低价7.78,已较当初上升38%,加上分红所得,查根楼在新华百货上收获甚丰。而在后一个季度进入的易方达价值精选也坚持在新华百货上两个季度,最终在2007年一季度抛出。' {9 M$ n6 [, F. k8 p9 M( d
9 E+ n& e3 g( _ I' y! A$ l 而在2006年度,易方达刚刚完成新基金的募集,2007年开始正处于建仓的阶段,这给了查根楼更多的机会,他开始步步瞄准易方达新基金建仓的步骤。
' F7 G2 I0 R. ~2 D- Y$ Z& p9 W! P& }4 [) Z' C5 d
2007年刚开始,查根楼就准确复制了易方达在东信和平上的操作,2007年一季度,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进入东信和平,查根楼也如影随形,此时东信和平股价处于低位徘徊,最低价为7.08元。
) p" Z1 c/ G# j) q3 Z7 Y5 P3 I6 ^. S
. W) Q* r& v# c 而在此后,易方达对东信和平格外青睐,易方达价值成长在当年二季度进驻,易方达系在这只股票上一直坚守到2009年终,易方达策略成长也在2009年四季度进驻加码。而东信和平此后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在2008年一季度最高价达20.98元,并在2008年4月份进行10送3的分红。
( J* v+ O0 r2 S3 Z+ s: F M+ b) {, w' e: t, x9 [, |
而查根楼却没有恋战,仅仅坚守了一个季度便已离去,他离去之时,东信和平的最高价为12.93元,并没有分享到后续的幸福时光。& E s4 C8 {% n3 N/ ~2 N' n) c
# S1 z) S$ M) ?. ?8 O" N J 初战浅尝甜头,却失算于公募基金的后续加码,查根楼从此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依然紧跟大佬,却往往后于公募基金一个季度进入,此时进入个股往往已进入上升通道,查根楼由此享受跟随的乐趣。
6 E' Z5 Z1 l V) a3 z( j8 P3 _2 B- ]
; y( k) L" s" W7 ~/ b) i9 N5 B ST中钨便是其改变策略的一个开始,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和平稳增长在2006年四季度进入ST中钨,当其时ST中钨股价仍处于7-11元的区间,而在易方达系进驻之后,ST中钨股价开始飙升,在2007年一季度已升至最高16.35元,股价开始进入上升通道。此时查根进入,其最低成本价为9.41元。! Y0 N8 Q# A$ k! A9 y0 @$ Y" e
. T+ n, c9 x% ?. V8 _' ?' [ 事实上,*ST中钨此前已有重组意向。2006年,在湖南有色入主*ST中钨后,最终在2007年7月提出重组意向,并在2007年11月正式提出重组方案,但最后均未形成方案。股价也在三季度开始下跌,但查根楼早已在二季度清仓,此期间ST中钨最高价达20.45元,查根楼在ST中钨身上收益高达117%,远远胜于此前的战绩。9 ~( I% }( E( F( p O! Z
: R: ~: |) n2 b1 I; ?; ^7 | ?
调整战术之后,查根楼终于享受到了胜利的感觉。2007年接下来的时间,查根楼找到了他的又一个目标,长城开发,这个股票同样打上了易方达系的烙印。易方达系的易方达策略成长二号、易方达平稳增长等三只基金于2006年四季度进驻长城开发,合共持有770.91万股长城开发,而在2007年一季度,易方达系又添两员,易方达策略成长和积极成长加注长城开发,易方达系在这只股票上合共加仓632.72万股至1403.63万股。
5 |$ X8 |$ Q& z5 P+ C0 D( p' z
8 E: u! \: w4 i/ O0 Q/ c4 j 而查根楼也于此时进入,在2007年一季度,查根楼建仓长城开发100万股。而在2007年二季度,易方达系基金开始退出长城开发,仅剩易方达深证100一只ETF基金留守126.4万股,查根楼也随之消失在长城开发的十大流通股行列中。) M- M% H; Z- I9 A
0 { ]3 q8 d- I. Z+ j 长城开发在易方达系进驻前仍在7-9元间徘徊。在易方达进驻之后,长城开发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在2007年一季度,从最低价8.31元飙升至3月底时的最高价14.45元,仅此一役,查根楼便享受了近74%的收益。* o8 o, {* {, \5 g1 R3 p
, L s+ I; E; } 在瞄准易方达的同时,他同样将复制的对象瞄准了此时在资本市场上风头最劲的公募大佬——王亚伟率领的华夏系基金。
! w/ k! c1 e8 O1 z( H, p
% }- T# m' v0 q. F2 { b$ L 从2007年至今,查根楼在飞乐音响、金自天正、湘电股份等19只股票上,皆与华夏系默契十足,基本与其保持一个季度左右的同步进入节奏。
2 u0 g$ F: j! `$ g1 A( `3 l# |
& {# q/ c) z' N4 ~' d. w. t 查根楼的这种操作手法在其本季度最新进入的海特高新和得利斯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2 I/ D& w2 y, V; H2 P
+ ~0 v9 `! V5 j
华夏红利早于2007年2季度进驻海特高新,而查根楼于2009年第四季度进入海特高新,建仓264.6万股。随后华夏复兴于2010年一季度进入海特高新,查根楼也紧跟着于一季度加仓至335.9万股。两只华夏系基金至二季度仍持有海特高新不动,查根楼也表现出了其鲜有的耐心,至今持有海特高新已达9个月,为其持有时间最长的股票之一。3 k* j: E9 C3 {5 e$ i5 W( T+ h
4 I6 S! w: |& u R* B0 o 而查根楼最新逆势建仓的得利斯,依然带有浓重的华夏系痕迹。
* Z b% C* j3 R! w Y. |. }/ Y" s: \' `" _* w2 g1 l
查根楼在今年2季度新进入得利斯,公司二季报显示,其有华夏蓝筹和华夏盛世两只基金驻扎,华夏蓝筹于今年一季度进驻,华夏盛世紧随其后于二季度进入,而查根楼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其在二季度闪电进如得利斯。然而,得利斯的股价却没有入查根楼过去的标的表现得那么好,其在二季度间从最高点23.01元下滑至6月30日的最低点15.54元,至今仍无力回到20元以上。
- [4 j; F1 G4 j1 h1 D/ Y
* q3 h, \3 Y0 `, t) _4 d1 K 快进快出战术:失算中恒集团,逃顶渝开发
& i- w5 @" _0 s; A7 O9 X “与其紧随的公募基金投资风格不同,查根楼爱好短线作战,他通常持股时间在4个月左右,快进快出,这让他有时错过了后期的大涨,比如在中恒集团上。”上述营业部经理指出。
N' J1 `. c" P k! u: C
+ Y9 H5 E! D5 n- l) Q/ z 这点在王亚伟曾经的“最爱”中恒集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F' e+ H" [: T' h
4 Y) M* C9 @, K
中恒集团可以说是王亚伟在2009年牛市中发掘的超级大牛股。2009年一季度,王亚伟所执掌的华夏大盘与华夏策略就杀入了中恒集团并一直持有。9 k: a6 q8 M* V1 n6 V+ ]/ X9 d8 I
# N6 D! s1 H' U7 K9 ^! @" H! ?: | 而2009年二季度,查根楼紧紧跟随王亚伟,买入了350万股中恒集团,因而进入了中恒集团2009年中期的十大流通股东,查根楼的初始投资成本最低仅为每股8.82元,总成本为3087万元。
/ h; d; G, D- P @; Q7 s! \3 F) r# D+ c% }4 @8 x
在三季度,中恒集团仍一路攀升,在9月30日前最高价达18.12元。但查根楼已在此期间迅速清仓,2009年9月30日公布的三季报股东席位中已无其踪影,而查根楼错过了此后2009年中恒集团的大涨343%,但其短短一个季度的操作,仍为其带来3255万元的收益,收率高达105%。
: k1 t& b0 |3 a) w# h( p
. ]! U& c" Z: Z1 R “但这种操作风格也保证了他降低被套的风险,甚至比其复制的基金获得更大收益,比如渝开发就是一个例子。”上述营业部经理评论道。
* @2 U2 @! N( v% c9 \1 l6 k6 E
4 G5 j5 u' }( }7 [4 u4 u6 H 在今年6月21日停牌的渝开发由于停牌前的大涨和神秘资金的突发建仓引发市场关注。王亚伟早在三年前便开始买入,2007年三季度,华夏大盘以210.62万股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四季度,王亚伟再度加仓407万股。
; ]/ V8 Y9 c7 n! }- S$ {8 S2 V+ b& E- T
但随着2008年熊市的到来,渝开发股价不断下滑,王亚伟也选择了止损,2008年二季度完全撤离。
- d3 Y G$ ]9 ~ J8 D p) p; k" G' s$ X: ~
但在2009年王亚伟又率华夏系再度“杀入”渝开发,2009年中报显示,华夏大盘以402.5万股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华夏优势增长以831.85万股成为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华夏蓝筹核心以339.58万股成为第五大流通股股东;华夏复兴以305.2万股成为第六大流通股股东;华夏策略也以199.54万股成为第七大流通股股东。6 G9 w6 B" N; F6 X: t( |& _3 X
% c* N2 ]" t1 X* Y
而这一次,查根楼没有放过机会,其于2009年三季度闪电进入渝开发,建仓149万股,最低成本为每股8.89元,投入1324.61元。
) g# W! j0 L2 s5 P
" n2 w4 f) N$ g- Z; v) @ 就在其介入后不久,地产股带领市场进入一波大幅度回调,2009年三季度,渝开发股价从最高20.42元下跌到最低10.51元,跌幅近半。但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精选却逆势加仓,分别增持693万股和251.24万股。但查根楼这次并没有复制王亚伟的步骤,其仍按照快进快出的原则,快速清仓,其在渝开发的4季度股东名单中已消失,其间渝开发最高卖出价格为17.56元,粗略估算,这次查根楼收获1291.83万元。
8 [1 r! ~7 @9 Y& r6 \
7 D8 C C0 }+ M) J% W4 g; C' P 而渝开发至今股票徘徊在10元上下,无力涨回17元以上,而王亚伟带领的华夏系大盘精选、策略精选和华夏红利仍持有1199.99万股渝开发,据记者计算,其带领的华夏系,合共在渝开发上投入近2.14亿元,而以9月15日收盘价9.95元计算,其账面价值仅为1.19亿元,如果算上华夏系此前减持套现的金额0.8亿元,其原本2.14亿元的投资,如今剩下1.99亿元左右,其损失在7%左右。9 H; }3 D9 E" @7 X
' h6 U* W& \# o# F
查根楼在渝开发上的一役,短短3个月时间,收益率达97.5%,而王亚伟钟情渝开发三年,却只收获了7%的亏损。这一次,徒弟胜过了师傅。 |
|